A4 x Minute国际短片节|特别展览 场所「非」场所
“如果一个场所被定义为是有特征的,合理的,且具有历史意义的,那么不能被定义为有特征的,合理的,且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就是非场所。”
——马克·奥吉
《非场所,超现代人类学入门》
从普遍意义上讲,影像艺术发生的场所是特定的、具有时间性的,但通过影像短片记录下艺术发生的时刻后,影像艺术发生的场所得以定格封存在短片之中。如此以来,观众在观看影像艺术短片的时候,短片作为一个多元性空间介质通过感官、视觉经验,带领观看者从实际的「场所」进入影像发生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将「场所」的边界通过影像中的片段进行二次或多次转变,让空间与人的关系更加暧昧。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大众对于影片的观看习惯停留在电影院、移动端、小屏幕、流媒体视频网站等,短片的灵活性让一切播放场域都变得合理,可以是城市中川流不息的闹市街头的LED广告牌、可以是家中的数字相框、也可以是观众走走停停的美术馆。
美术馆,人类的艺术精神地。我们希望影像艺术短片作为短片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被放在一起讨论。
而且,具有先锋性和艺术性的影像艺术短片也能为其他短片创作者带来新的角度的思考。我们也希望这个议题可以模糊电影短片与影像艺术的隔阂,让创作者、观众、短片行业、艺术机构重新思考短片的本质。
借艺术单元,Minute国际短片节邀请观众跟随精选的当代影像艺术作品、实验短片作品、艺术装置等一起在美术馆空间中思考何为Minute国际短片节所认为「短片」,短片「非」短片。如今短片站在艺术、电影、商业等领域的中间,传统「场所」是否还适用于短片的呈现,那些所谓「非」场所又如何野蛮生长?场所「非」场所。
01
展区一
知觉环境
—Conscious Environment“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的位置。每一个实体都有它的实存。每种物质都有它所征服的空间,都有它的扩张力量,超出几何学家想用于限定它的表面。在这种共存主义中,每个被注入了内心空间的对象都变成了整个空间的中心。对每个对象来说,遥远的就是在场的,边缘和中心具有同样的实存。”
——加斯东·巴什拉
《空间的诗学》
知觉环境Conscious Environment展区邀请到电影与当代影像艺术领域里,几组极具个人风格和个性表达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并串联成为一个个独立又带有连接的场域。
通过影像将独立的、存在于特定作品中的知觉空间扩展至展览现场,将截然不同的多重内心空间极致地集中在知觉环境Conscious Environment展区进行同时的呈现。
剖析影像与空间的关系,如同万花筒一般扭曲感官与空间的认同。从多样的角度讨论场所「非」场所的议题。
Vol.1
蔡明亮
《脸》《你的脸》《光》
在美术馆这个非场所中,看一个拍摄于卢浮宫美术馆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展开,又是关于在卢浮宫拍摄一部电影。“元”的意味呼之欲出,同时美术馆/电影——非场所/场所,概念之间对应又循环的关系,更加耐人寻味。
也因此,《脸》(Visage,2009)之于此次展览,天然地契合且相映。
另一方面,在蔡明亮稍早的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诸多影史银幕经典形象:让-皮埃尔·利奥德、芬妮·阿尔丹、让娜·莫罗等。镜头对他们长久地凝视,却又并无多少凝视外其他属于角色的赋予。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流动”。
于是在关于卢浮宫的空间与时间之中,人物的出现,人物的消失,人物的关联、情感或状态,都成为迷宫里需要去找寻的答案,如同我们在美术馆中一样。
《脸》| 2009 | 138' | 剧情
导演/编剧: 蔡明亮主演: 李康生 / 莱蒂西娅·卡斯塔 / 让-皮埃尔·利奥德等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中国台湾 / 比利时 / 荷兰语言: 法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面对陌生镜头的讲述,得以形成流动的情感,在坂本龙一创作的旋律和声音中逐渐铺展。
《你的脸》| 2018 | 76' | 纪录 / 实验
导演/编剧: 蔡明亮主演: 李康生 / 陈湘琪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语言: 汉语普通话《你的脸》人物截帧
不同于《你的脸》,影像从对人物的注视转换到对物质本身,品读《光》(Light,2018)的过程就像是玩味一个安静又无事的下午,看光影抚过中山堂的楼梯,体会无意义之中生发的淡然闲适。
Vol.2
毕赣
《秘密金鱼》《金刚经》
《秘密金鱼》(Secret Goldfish,2016)在浓郁的绿色、雨水和瀑布的声响里,倾听时光倒流中父亲写给新生命的情诗。同时,黑白影调的《金刚经》(The Poet and Singer,2012),将诗歌、因果、生死,在略有些凝重的山水底色之上,纠缠在一起。
《金刚经》| 2012 | 22' | 剧情
导演: 毕赣
编剧: 毕赣
主演: 陈永忠 / 谢理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贵州方言
Vol.3
雷磊
《鸭梨还是外星人》
《呼噜噜,轰隆隆,哗啦啦》
《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
《这不是一个可以说谎的时刻》
《三缺一》
置身美术馆空间内恣意走动,在屏幕前暂时停留,选择与某个影像作品发生关联,本身就是自主选择、充满趣味的过程。雷磊的动画作品,似乎能够放大这种介于游荡与观影之间的快乐。
五个小短片,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色彩、图像、故事和声音设计,以剪贴画、拼贴等手法,呈现出开放而自由的动画风格,也让人联想到上世纪20年代先锋派抽象动画的实验作品。
观看短片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作品灵感的来源可能是爸爸的一本旧书,他所在Hiphop组合“嘿!!!”的音乐,还有生活中的田字格本和麻将。这些与普通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并非固封在雷磊的自我世界里,而是被重新打乱,交由观众去解读。
《呼噜噜,轰隆隆,哗啦啦》 | 2010 | 5'3 | 动画
导演/编剧: 雷磊音乐:李星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无对白《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 | 2013 | 6' | 动画
导演: 雷磊音乐:李星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这不是一个可以说谎的时刻》 | 2013 | 3'30 | 动画
导演/编剧: 雷磊音乐:李星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三缺一》 | 2015 | 4'20 | 动画
导演/编剧: 雷磊音乐:李星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Vol.4
孙晓星、裘臻、赵坤方、黄思遥
《集美门》
树脂雕塑影像:2'36、3'21
他与裘臻、赵坤方、黄思遥合作的《集美门》艺术装置作品,曾在去年的上海双年展展出,将线上的快手网络空间置入线下实体空间中,流媒体展现的世俗生活景观变为了美术馆展厅中神圣物的集体存在,从而赋予互联网具有现场感的呈现。
《净手池》Hand Washing Sink
几位创作者通过作品,探究、反思着他们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渗透下,从审美和艺术的视角,考古赛博空间的过去,也发掘其可能的未来。
Vol.5
郭采洁 NomadCityRecords厂牌
Wherever in the Wild Wasteland
Minute特别邀请郭采洁与Nomad City Records厂牌携手打造的音乐、艺术、影像装置作品Wherever in the Wild Wasteland加入「场所非场所」展览。
Wherever in the Wild Wasteland
2021 | 6'19
数字网络输出稳定的4/4节拍,穿越内蒙古的田园风光到荷兰的屋顶,再到巴西的郊区乃至更远的地方。每个艺术家都在视频中出现,并以他们的乐器和表演在曲目中留下印记。层层叠叠的人声和乐器在最终的混音中融合为一体,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亦融合在同一个故事中。
"人一辈子相遇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后疫情反覆年代,至黑时候,也要容光焕发。平安的,不得闲着,受困的,不得持续困着。因为队伍总持续前进,你的目标,在你抬头闭眼仰望就能到达的地方。这就是WWW Wherever in the Wild Wasteland.come 来吧!"
——Minute特邀音乐人郭采洁
Vol.6
艺术家隔离日志
60 Days of Lockdown
参展艺术家 > Izabela Chamczyk、Rodrigo Gukwikila、HT、张冰沁、TJ Norris、Riccardo Matlakas、Marlon Tielemans、Claudia Vásquez Gómez、张亚龙、江沐函、Oksana Chepelyk、Magdalena Cichon、Sebastian Mahaluf、Manuela Pauk、Birgitta Volz、François Réau、Torsten Schumann、陈古、 Bill Aitchison、Guda Koster & Frans van Tartwijk、Andrew Smith、邹麓阳 、Pedro Bakker、Nathalie Campion、Gopikrishna、Michael Just、唐菡、Clémence Choquet & Mickaël Gamio、Wera Bet、周霄鹏、Jaiprakash Chouhan、朴洣娜、Zoey Hart、“You open a box” Team、Amit Kalla、Ritesh Bhoi、Kim You-Na、Rosa Tharrats、César Axel & César Augusto、Stephanie Christie、Chaelim Lim、Roland Farkas、Masha Ivanova、Vasken Mardikian、Hélène Chean、Plant A Cloud (Leila White-Vilmouth & Tao Mao)、姜佳鑫、Bengisu Uykusu、Maria Santi、Chandrayee Dey、李婧斯、Bruno Moreschi & Fernanda Pessoa、William Winter、Heidundgriess (Alexandra Grieß & Jorel Heid)、Monica A. Ancapi、姚纯纯 & Gabriel Moraes Aquino、Olga Suarez、斉藤幹男、中田一志、王娜娜
麓湖·A4美术馆2020年线上驻留项目的全记录,包含每一位参与艺术家以居家隔离、网络社交为新常态下的生活体验和艺术反思。
“全球化”作为关键术语,连接着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成为流动世界的因和果。然而,它却也和另一股与之相反的作用力同时存在,阶层固化、区隔加深、个体化……并伴随疫情时代的到来而成为更加显性和急迫面临的问题。
《艺术家隔离日志》代表了新冠疫情期间,来自23个国家的79位艺术家的声音,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被打断的状态下进行的一次网络社区实践。
Vol.7
赖冠霖
《冬天和春天打架》
导演:赖冠霖
《冬天和春天打架》
2021
22分20秒
关于《冬天和春天打架》
凉山干燥的冬日里,太阳压着姐姐的背,冷风刮起弟弟躁动的心。《冬天和春天打架》从这样一个孩童的视角慢慢展开,父母在外务工,孩子倚靠着深夜的深圳来电,一脚深一脚浅地尝试过上“不让爸妈担心”的生活。
陪伴的缺失让这对姐弟失去了沟通的桥梁,他们稚嫩地掩藏着思念,笨拙中别别扭扭地堵住了情绪出口。这一次,音乐成为暖风,跨过季节,化冰痕为春水,试图疗愈,试图高歌。
当旷野不意味开阔,离别带不来相逢,那就戴上探照灯,往不可及之处探索。
Vol.8
张羽洋
《The X-Merrier》(更美好?)
张羽洋
2021
新媒体艺术作品
3分04秒
这是⼀个巧合,是漂浮在时间裂缝的⼀个梦,是游⾛于不同维度空间的⼀段记忆。是抽离现实,是未知,是安神剂,是亦幻亦真。
这段实验影像在疫情期间创作,⼀个宁静⼜抽象的梦让艺术家仿佛游离在真实与虚幻世界的边界,这段神游让艺术家暂时脱离了⾜不出户的“疫情焦虑”,得到了舒服与柔软的体验,但梦醒之时⼜被拉回到现实。每天被困在家令⼈麻⽊、懒散,甚⾄有时让⼈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The X-Merrier》这个名字来也源于⼀个梦境,梦中的艺术家制作了⼀段蓝⾊的视频,所以艺术家将其实现,同时也让艺术家和观众审视疫情,思考疫情的⽣活⽅式与可能性。
张羽洋
专注于通过新媒体艺术作品探讨生态问题与社会现象,作品形式包括:实验影像、装置、摄影等。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现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攻读硕士学位。
Vol.9
丁楠姗
《0》
丁楠姗
装置影像
2021
Minute国际短片节主视觉及麓湖代表水元素等影像的集合构成了装置的主体。
新锐的影像呈现方式,
“0”是序号“0”,第“0”件作品,意味着创作的开始。
“0”也是起点,意味着想象的无边界。
02
展区二 Minute x VeeR —⽆界定场所
新技术作为饱受关注的新赛道,当前沿沉浸叙事体验和内容发展逐步稳定、沉淀后,一批高质量的新技术成熟作品不断涌现,其中包含内容极具生命力、表现方式大胆的创新作品。
新技术单元旨在聚集短片拍摄技术、观看媒介的最新动态,致力于捕捉国际短片技术层面未来的潮流和趋向,让观众和创作者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体验、参与短片新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部分展映片单
01意识漂流 Rebuilding Notre Dame2018年布鲁塞尔卢米埃尔奖最佳视觉VR内容
02静影九龙 Kowloon Forest俄罗斯导演Alexey Marfin的实拍VR短片,走入定居九龙人们的下班日常
03 咕噜米的眼睛 Gloomy Eyes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入围影片
04朋克吧女孩 Battle Scar 2020戛纳XR沉浸影像单元入围影片解锁上世纪70年代纽约摇滚朋克地
VR影像是以最佳的⽅式呈现“场所⾮场所”,那个你到达不了的未来异世界,没有特定的“场所”;VR影像⾥所有的⾝临其境都关乎想象,关乎你的所⻅所闻,这是属于你的“场所”,这是虚拟的⽆界定场所。
VR影像是最能让⼈“进⼊”影像场景的媒介,这道“虚拟桥梁”打通现实与虚⽆,看似虚⽆,却能让你的想象⼒与意识得到真正的解放,看到什么看到多少,都是观众⾃⼰构建的“⽆界定场所”。
展览地点
成都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
正在展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冯立个展,Good Night”
“何利平个展,最近过得咋样?”
&
“森林·机械·光语石”
门票
【票务说明】
公众参观时间:
2021年11月2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开放
(17:30后停止入场)
一人一票,仅限验票当日有效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基地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同时在市区还有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供驻留艺术家使用。
关于
Minute 国际短片节
关于
开眼 eyepetizer
关于A4
麓湖·A4美术馆于2008年3月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16年8月迁入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机构。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从推广国际先锋艺术的项目空间,逐渐升级为一个拥12个空间、共6500平米的城市生态型美术馆。创办以来,A4美术馆共举办了近80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览,超过2000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与国内外近500位知名艺术家,4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